- 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3:21 点击次数:132
发布72小时和144小时免签政策时韩国的游客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爆,一方面原因是新政策下来后部份韩国人还在观望。另一边有部份的欧美游客进入中国。因为不管是韩国人或是欧美人都或多或少的被本国媒体误导,普遍存在傲慢与偏见。
首先要先理解国家推行免签政策的意义,个人认为是针对国外有色媒体歪曲报道的一次进化版反击。为什么是进化版呢?如果有关注中国外交部的人都知道,每次外媒发出质疑时,外交部发言人都会出面澄清和反驳,可以认为是常规操作,但问题在于不断的澄清和反驳就会不知不觉的陷入了'自证清白'的陷阱。如果有人说你偷东西了,但是没有证据,你解释过,下次又说你打架了,久而久之,就算你啥也没干,但在所有人眼里已经被妖魔化了。所以免签政策的出台是一石二鸟,一方面让外国游客亲身感受中国的现状,不再被迷惑,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中国的实力足够强大,拥有绝对的自信。早前中国试射东风-31AG弹道导弹,25马赫的速度,除了干瞪眼还能干嘛呢?拿个手机拍张照片可行。另一面又可以带动本国的旅游业,完美!
那下面就来聊一下为啥72小时和144小时免签政策欧洲旅客居多,而到240小时就是韩国旅客爆涨!
总的来说欧美人大多是以傲慢自居,白左思维已经根深蒂固,但同时又对新事物保持足够的兴趣和探索,所以欧洲媒体的歪曲宣传报道并没有完全凑效,反而让本国民众对这个东方神秘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据数据统计欧洲旅客喜欢光顾街边小吃,了解小数民族文化,山区风景等等。如西安的兵马俑和大雁塔,昆明石林和滇池,北京的长城等成为了欧洲游客最热门选择。而彼时隔壁的韩国民众对邻居中国的了解肯定不用多说,但是政府通过媒体的大肆宣染,民众普遍充满敌意,《傲慢与偏见》的后者。
240小时免签政策发布后,为啥韩国旅客会爆涨?由于有了72小时和144小时免签的铺垫,不管是欧洲人还韩国人都对免签政策有一定的了解,部份的韩国旅客到了中国后发现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样,经过口碑的传播,第一波旅客潮来自于上海,而旅游的方式是周六周日小假游。携程数据显示,12月8日至1月8日期间,韩国游客选择这两天来中国的旅游订单增至52%。到上海的韩国游客增长185%,数量已达到800万。确实,上海作为中国城市的一张名片,而韩国年青游客对这张名片普遍持正面评价。
韩国首尔也是现代化城市,风头转变会如此快?原因有几个:第一,距离近。据资料显示从首尔-上海,2个小时就能到,通勤时间短,往返于首尔的航班超过230班,而仅仅是首尔,还没算其它城市。另外首尔-上海最低费用是12万韩币,折算人民币600块左右。第二就是新鲜感,以上海为例,外滩-新天地-豫园-东方明珠-迪士尼-十里洋场等。点赞率高居不下,而消费能力也是刚啊!数据显示韩国游客不管男女集中在各大酒店的酒吧,外滩夜景的西餐厅,相比之下欧洲旅客就比较接地气。第三,除了上海之外,排在后面的还有广州、北京、深圳、大连、杭州、青岛,旅行社也相继推出了重庆游,大连游等,相信这股热潮还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。
而另一边240小时免签政策欧洲旅客减少的原因,我个人认为72小时和144小时免签欧洲大部份旅客博主已经初步体验过了,现在进入了深度体验的阶段,需要去深挖还没去过的地方,这个可能只有少数人才能坚持。第二,机票费用的问题,从意大利罗马到中国北京的国际航班,最低机票费用为大概为260欧元,折合人民币2000块,是韩国旅客的3倍多,预算费用都用在机票上了,高昂的机票费用导致很多旅客望而却步,就算来了也就吃个烤串,不像韩国欧巴,欧妮那样可以放开手脚的嗨起来。
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在快速发展,又保留了历史古迹建筑。即有快速直达的高铁穿梭在各大城市,又有休闲散步的小区。新与旧,快与慢,创新与传统兼顾融合得刚刚好。